今天是乾爺爺的公祭
他是很照顧老爸的長輩,老爸叫他老爹,我們從小就叫他爺爺
據說是前一晚還跟奶奶聊天到晚上十一點多,隔天早上過了起床時間還沒動靜,一去看才發現以後再也不會起來了
今天一大早就起床,穿了一身黑。
在幫忙收奠儀的時候,看著許多老人家拄著拐杖,身軀搖搖擺擺的走進來
我想他們也在感嘆,以後聚會又少了一個人…
外公、外婆、奶奶都是在我有記憶之前就過世
爺爺也是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就走了
他不會說國語,我不會說客家話,我們之間連像樣的交流都沒有
老爸退伍之後,就一個人來中壢打拼
而爺爺一直住在老家苗栗頭份,只有最後兩年因為生病要頻繁的上北部就醫才會住在家裡幾天
他過世之後,生肖相沖的關係,連他的喪禮都沒能參加
當時的年紀小加上沒什麼特別的感情,所以悲傷也不是那麼重
第一次有了身邊的長輩過世的感傷,是前年大伯走的時候。
每年就是掃墓的時候會見面然後聊個幾句,和大伯也並不是特別的親近。
可是看見他面容安祥躺在棺木裡,眼淚還是不自覺的就掉下來
這是我第一次知道,人死了是怎麼回事?
地球一樣在轉,明天工作還是要繼續,但是那個人再也見不到了…
和乾爺爺的子女們在祭禮結束,遺體送去火化時聊天,談到最後一次見面和爺爺的見面,是今年過年時在阿里山上的巧遇。我們一家人,和爺爺一家族的人,都不約而同的到阿里山上住一晚。那天晚上還照了相,還一起吃了火鍋…
我慶幸所有的最後一幕畫面,都是開心而愉悅的
隨著年紀日漸增長,以後接觸這種場合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
除了孝順父母要即時的感慨
人生禍福無常,自己也要時時提醒自己,有什麼想做的、想玩的、想吃的趕快去做、去玩、去吃
不論是刻苦耐勞為了拼早點出頭的機會,或是盡情享樂都好
不要把人生花在抱怨上面
因為最沒意義的事就是抱怨
抱怨並不會改變世界,或是改變你身邊的任何事
五月天的某首歌裡這麼寫著:有些事情還不做,你的理由會是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