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的倒數2天,按慣例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。沒有特別讓人感到雀躍的「突飛猛進」,但至少比起前兩年有著一咪咪的小進步。
把存了兩年的豬公剖了,由於是無預期的金額,像是額外的獎金收入,數銅板的的過程雖然很累,但是也很興奮。
新的一年,決定要更充實自己的理財知識。
我個人很喜歡也很推崇的理財部落格主富朋友艾爾文,不斷積極的勸人要存錢,看他的部落也快兩年了,書也買了兩本。但直到最近要規劃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時,才發現自己又犯了想得太多、做得太少的老毛病。
於是今年決定除了定期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之外,也要嘗試六個罐子理財法。
這是由「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」作者哈福.艾克設計的金錢系統。
簡單來說,就是把收入分配到六個部份,最理想的狀態是:
財務自由:10%
這是放置儲蓄、投資的帳戶。要培養一隻會下蛋的金雞母,就不能隨便宰殺。這是為了讓你老後的生活無後顧之憂,也甚至在未到退休年紀之前,就可以因為有足夠的經濟做後盾而做其它想做的事。
教育基金:10%
投資自己的基金。不論是生財器具、買書、上課,都是教育的一部份。
生活必需:55%
固定支出,包含水電瓦斯、保險、必要的生活費用等。
玩樂帳戶:10%
想大吃大喝、跟朋友出去玩、買個奢侈品,就要分配固定預算。因為只賺錢不花錢的日子,不符合人性,也很容易因疲勞而喪失賺錢的動力。
支出用長期儲蓄帳戶:10%
這是為了購買金額較大的物品,例如手機或是出國費用而存的帳戶。
給自己一些小夢想達成的成就感,也可以避免一下子大筆的支出而影響現金流。
贈與帳戶:5%
這筆帳戶裡的金錢可以用做捐贈。如果有能力為別人付出,自己也會更有動力賺錢。
仔細用六個罐子審視自己的預算分配發現到,光是生活必需這個部份就高達77% ,雖然在財務自由這塊因為固定的儲蓄險而每個月也有18%的比例,但就無餘力分配到其它部份。
如果每個月的薪水剛好和支出打平,捐贈帳戶和玩樂帳戶,就比較難分配在預算裡。
另外則是分配大約3%的金額在支出用長期儲蓄帳戶,這是為了換手機,或是出國旅行存的錢。
3%左右在投資帳戶。因為我喜歡看書、買書,我認為這是對自己很重要的精神食糧,也不想減少這一塊的支出。
捐贈則是在有獎金進帳時會捐出部份聊表心意。
先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去適應、調整。
訓練自己的理財體質,也要慢慢來。
不論是幾個罐子的理財法,最終的目的都是確保我們無論到了幾歲都能有品質的生活,適度的娛樂,避免人生的遺憾。